水利部门防汛在行动(一)
积极防范 科学调度
省水利厅有力应对汛期首次强降雨
6月28日入梅以来,我省普遍降雨,部分地区大到暴雨,局部大暴雨,局部地区发生洪涝灾害。面对我省入汛以来遭遇的首次强降雨,省水利厅积极防范,科学调度,沉着应对,全力防汛救灾。
这次降雨范围广、强度大。截止30日12时,铜陵、舒城、庐江、岳西、霍山等5个县5个站点降雨超过300毫米,其中铜陵市城区达325毫米。全省大于100毫米的笼罩面积4.12万平方公里,大于200毫米的笼罩面积1.43万平方公里。由于降雨量大,暴雨覆盖区域的水库、塘坝和部分中小河流水位迅速上涨,巢湖西河、兆河和淠河出现超警戒水位的洪水,龙河口、白莲崖等4座大型水库,毛尖山、麻塘湖、马鞍山、张院4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。
政府和省防指的要求,坚持以人为本、以防为主、以急为先,迅速全力投入防汛抗灾。
面对较大范围强降雨,省水利厅按照省委、省未雨绸缪 积极备汛
工程全面于5月底前复堤到位,修订完善了各类防汛抗旱预案,突出抓好水库防汛和山洪防御的落实,督促各地开展防汛演练,充实防汛物资,提升抢险物资保障能力。
入汛以来,省水利厅牢固树立防大汛、抢大险、抗大旱思想,开展了扎实的防汛抗旱准备,各类防汛抗旱责任制调整到位,狠抓汛前检查及险工险患应急处置,所有开口早在主汛期来临之际,省水利厅举全厅之力,成立了2009年防汛抗旱综合办公室。厅党组书记、厅长纪冰在综合办公室工作会议上进行动员部署,提出“四个坚决”的要求,指出防汛抗旱是水利厅的工作重点,必须认真坚决履行职责;要统筹安排,坚决做好防汛抗旱和本职工作;要严肃防汛抗旱纪律,坚决做到令行禁止;要加强监督,坚决落实责任追究制。汛情发生之际,防汛抗旱综合办公室的8个组立即高效运转,开展雨情、水情、工情、调度、物资保障、宣传等分类指导落实工作。
主动迎战 措施有力
暴雨来临前的27日晚,省水利厅对全省17个市、重点水利工程以及部分重点县防办进行了防汛值班抽查。汛情发生后,一方面进一步增加值班力量,密切监测雨情、汛情,同时,第一时间打电话了解情况,指导防范工作;向重点地区水利局主要负责同志和有关人员发送手机短信,督促进一步做好防汛重点工作;对工管单位、县乡、水库等值班情况再次抽查;要求各地密切关注强降雨,切实加强中小水库的防守和山洪灾害的防御,对超警戒水位的中小河流加强巡查防守,受涝地区要抓紧组织开展抢排工作。
6月28日起,省水利厅会同气象、国土、民政、水文部门建立了业务处室会商制度,及时通报实时雨情、汛情、灾情等相关信息,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,省防办根据会商情况,每天发布防汛预警。
发展,适时加强工程调度。调度巢湖西河流域各闸及时泄洪,降低河道水位,确保堤防安全。督促巢湖的巢湖闸、裕溪闸、凤凰颈闸、铜城闸、新桥闸,安庆市的沿江华阳闸、杨湾闸、枞阳闸等开闸放水,以降低湖泊蓄水位。在龙河口水库前期预泄的基础上又于30日打开泄洪闸加大下泄流量。佛子岭、磨子潭水库正在预泄。督促受涝的地区开启泵站排水,对可能超汛限水位的水库,要求提前泄水。针对淮河流域降雨及上游来水情况,加大淮干蚌埠闸发电下泄流量。此次迎战,各类水利工程,特别是除险加固后的水库、水闸等工程设施发挥显著减灾作用。
省水利厅根据汛情6月30日晨,省水利厅分别派出三个工程组赴六安、巢湖市和今年建成第一次蓄水的白莲崖水库指导防汛工作。
着加强防汛抗灾的宣传报道。及时编报《防汛抗旱快报》、《防汛抗旱专报》,在厅网站开辟《备汛工作在行动》专题,在人民网、新华网、中国水利网及中国水利报、安徽日报、安徽电视台、安徽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及时报道我省防汛工作,营造积极备汛、主动防御的良好的舆论环境,为防汛抗旱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。
当前,因普遍降雨,土壤已经饱和,底水已很充足,落雨极易成灾,特别是山区和丘陵地区容易引发地质灾害,皖南山区在雨区南移后更是进入了十分关键的防汛时期。省水利厅正按照6月30日下午省政府防汛专题会议上提出的“三重视”、“六落实”的要求,以中小水库、中小河流的防洪安全,大别山区、皖南山区的山洪、滑坡、泥石流地质灾害,江淮和沿江低洼地区可能发生局部涝灾作为防范重点,加强监测和预警,加强水利工程调度,加强重点部位防范,严阵以待,备战可能发生的洪旱灾害。
(朱岳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