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硝化系统
碳源反硝化系统
大老虎
我开发了一套碳源反硝化系统
用途
很多人想拥有一个漂亮的海缸,而一个小小的海缸就是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,在这么小的空间里,营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自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。
现在的海水系统,比较流行的是环境是那个柏林系统。 因为国人 普遍不像德国人那样严谨,所以活石加蛋分的柏林系统往往无法满足国人的需求。而此时ats,厚砂,np豆就都出来了。
而我,一开始就没打算用活石,因为活石太重。而且有残留生物,和一些死亡生物,还会导致开缸时间很长。活石系统对于我这么懒的人来说,还是太脆弱。
不得不说np豆是一个好东西,np豆是什么原理呢?为什么我说它是个好东西呢? np豆的处理效率非常高,np豆表面附着着硝化细菌,通过煮豆机的作用,豆之间的摩擦,将np豆表层和附着在表层的硝酸根一起打到水中,再通过蛋分打出来。所以用上np豆之后,水质好的很, 生物也没啥问题,可是过了几天发现鱼缸里长红泥了!!哦天呐!!这么好的水质怎么会长红泥呢??! 原来np豆的比重比海水高,碎屑并没有被蛋分完全打出来,而是在水流缓慢的地方沉淀下来.这样,原来溶解在水中的液体化肥变成了铺在缸底的固体化肥,红泥就沿着沉积的位置延伸。而且在这些区域,化肥会得到不断的补充,所以很顽固。
那么换ats,或者上个藻缸吧! ats和藻缸原理相同,一起说了吧,这种东西是用植物来吸收硝酸盐。除了需要加上灯以外,植物会生长,需要修剪。另外如果缸内硝酸盐消耗殆尽,会出现白化。一旦出现白化,死亡腐烂的植物会向鱼缸中释放氨氮,氨氮会变成亚硝酸盐,亚硝酸盐又会变成硝酸盐。而这时候植物已经死掉了,完全处理不了硝酸盐,所以还是不适合我这懒人。
那么厚砂系统怎么样呢? 厚砂系统使用的人比较少。厚砂系统是在砂层中形成厌氧环境,使得反硝化反应得以运行。而厚砂系统和柏林系统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,只是效率比柏林系统高一些。因为活石处理硝酸盐,是通过渗透作用,打个比方,就像腌咸菜。
而厚砂系统水是在厚砂中循环的,所以处理水的量就有很大的提升。 而他们的共同缺陷就是..碳源。需要定期添加碳源,像是酒精,糖水都是很好的碳源。如果不添加碳源,反硝化系统就会罢工。那么碳源加什么?多久加一次?一次加多少呢?大约三天至一周一次,一次加多少我就不清楚了。由于懒和有出差的情况,我并不能保证三天一换水和添加糖水。所以该方案我也放弃了。
那么我想现在科学这么发达难道就没有取代活石,效率很高的反硝化系统吗?通过一段时间的寻找我终于发现了!!! 真没有!
我只好自己想办法了。。。经过观察和实验,两年后。。我终于搞成了这个东西。
原理